近日,在一所学校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会上,老师提出,考虑到孩子们还太小的实际情况,希望家长们贡献点儿时间,一起来打扫一下教室,迎接新学期。还有的学校为了确保“精准贡献”,甚至发给了家长一个调查表——“您能为学校作什么贡献?”(9月16日工人日报)
这种做法在不少学校都出现过,也算不上什么稀奇事。不过,这是学校为自身开学准备不足找托词,像这种帮“打扫清洁”之类的“贡献”,家长不能作。
按照常规,开学之前,学校应在安全隐患检查排除、环境卫生打扫、校容校貌整治等方面,提前作好准备工作,让新学年入学的学生,尤其是新招收的一年级新生一到校,就能感受到学校环境的整洁和待人的温馨,向他们传递环境育人、情感育人的教育正能量。这些是学校应该提前做好的准备工作,而不应该等开学后让学生和家长来做。
学校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地,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自学生入学开始,哪怕是上幼儿园,老师就应带领学生一道,从事打扫教室、公地清洁卫生等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当出现家长担心孩子太小,要坚持帮孩子打扫卫生等情况,教师还应劝阻家长,要让家长敢于放手,让他们从扫地、倒垃圾、擦桌子、叠被子、洗自己的袜子等小事做起,慢慢地养成独立、自立的好习惯。正如报道中所说,孩子的成长要经历“必要的疼痛”,如果只会走家长通过作贡献铺成的路,这样的孩子又能走多远呢?
学校是传承文明的圣洁之地,学校教育要牢固树立奉献精神,倡导服务意识,杜绝功利思想。如果家长作了贡献,就能给孩子“换小红花”,让孩子“当班干优先,大合唱站中间,上课时多提问,坐座位靠前边”的话,这样的“作贡献”就染上了功利化色彩,玷污了学校教育的那片纯真。
不过,学校教育需要家庭的有效配合,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学校在联合家庭一道开展亲子教育活动时,可以让家长与孩子一同做打扫清洁、清理学习用具、互剪指甲等事情,让家长给孩子以身作则做榜样,以和谐亲子关系,增强亲子情感,传递家庭教育的正能量。学校也可以根据家长自愿等原则,开展家长义务到学校做“执行校长”、“执行班主任”等活动,以增进家庭对学校的了解,增强家校教育的默契程度,形成家校教育的一致性。至于让家长帮孩子“打扫清洁”之类的“作贡献”行为,千万不能出现在学校育人的过程中,否则就玷污了学校教育的纯真。
(作者钟乐江,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文章第16次入选“锐评”栏目。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阅读( 1)评论0赞0收藏
汉寿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