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修养”之五十六:《吃了亏的儿子想报复对方》
来源:汉寿教育信息网 时间:2016-05-04 16:46:44

一个正处于叛逆初期的12岁左右的男孩子,有一次在外面跟同学打架,吃了不小的亏。回家后,跟父亲说自己非常愤恨,并扬言一定要报复。

父亲问儿子,你打算用什么样的手段报复对方?

男孩子捡来一块不小的石块,告诉父亲说,我将用这块石头作为武器进行报复。

父亲听了,跟儿子一样地感到痛快、解恨。父亲想了一下,又继续问道:

“儿子,这块石头是否足以发泄你内心的愤恨呢?”

儿子见父亲如此理解和支持他,感到这个石块还不足以解恨,想了想,继续说:

“那我再准备一把锋利的匕首!”

父亲表现出更加解恨的样子,问儿子:

“这样,是不是就足以表达你的愤恨之情了呢?”

儿子想了想说:

“差不多了。”

父亲微笑着对儿子说:

“那好,我也去准备一些东西。”

父亲转身向卧室走去。儿子心想:难道父亲已经为我准备好了一切吗?要跟我一起去实施报复?不由得很是得意。

过了不一会儿,父亲从卧室走出来,手里拉着一只很大很大的旅行箱。儿子感到疑惑,问父亲这旅行箱里装的都是些什么东西?说,装石块和匕首用不了那么大的箱子。

父亲说:

“旅行箱里装的是被子和衣物,还有牙刷、毛巾等日用品。”

儿子更纳闷了,不禁问道:

“父亲,您带这些东西做什么呢?”

父亲严肃认真地对儿子说:

“因为你现在还是未成年人,我作为你的监护人要承担你一切行为的法律责任。如果你用石块报复,根据对方受伤的程度,我作为你的父亲至少得在拘留所或者监狱呆上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如果你用匕首进行报复的话,对方受伤害的程度一定会很严重,我作为你的父亲,至少的在监狱呆上三年,甚至一辈子。”

正在儿子惊讶的时候,父亲轻松地对儿子说:

“走吧,儿子。我们买刀子去,等你报复结束以后,你送我到警察局去自首。”

儿子彻底愣住了,惭愧地低下了头,愧疚地对父亲说:

“爸爸,我不想报复了……”

===========================================================================================

编后语

这位做父亲的具有高超的教育艺术。

儿子12岁,已届青春发育期。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孩子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那就是:好冲动,好说狠话,说让家长胆战心惊的话,不计后果,容易在冲动心理的驱使下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甚至往往根本不考虑后果。

如果家里有这么大的孩子,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个年龄心理特征。

儿子的确被人无理欺负了,受到委屈。孩子难以忍受,蓄意要进行报复。可以设想,如果父亲给儿子讲大道理,直接批评儿子,强行阻止实施报复的行为,孩子肯定难以接受。

你想啊,儿子白白受了窝囊气,心中充满愤懑之气,尚未消解,可以说是“怒火满胸堂”。此时此刻,父亲要是直接阻止,说不能报复,儿子自然会感到父亲没有同情心,不是当事人,没有被欺负的切身体验,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难以接受父亲的劝告,还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刺激,甚至强化儿子的报复心理。

难得的是,这位父亲很冷静,出人意料地更换了个思维方向:不是直接批驳儿子的想法,阻止儿子的行为;而是顺着孩子的思路,把儿子的“策划”的报复行为一步一步推到极端,并预计有可能引出哪些必然后果。用事实引导儿子认识到,他实施报复的代价是要作为未成年人监护人的父亲承担的,而且是相当大的代价。这不能不触动孩子的神经,让孩子动心。

让孩子自己动脑筋判断,看能不能这样实施报复?孩子自己深切地认识到,实施报复行为要连累到父亲,后果十分严重,引起了儿子的思索,最终,儿子自觉自愿地取消报复行为。

在儿子的情绪正处于“激情状态”的时刻,这是一种非正常的心态。使用常规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可能引起孩子的思维、分析、权衡、比较,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也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这个典型的教育案例,值得年轻父母深思。当然,要能够做到,家长必须具备理智的心理素质。

心理咨询的过程,大约就是这个心路历程。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