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气候协定》于2015年年底通过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低碳市场的发展势在必行。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解振华日前指出,我国完全有搞低碳产业的潜力,既提高经济效益,也增加了就业。
解振华表示,中国从高碳产业向低碳产业的转型将带来巨大市场。按照中国承诺的目标,中国在2005年至2030年间用于应对气侯变化的总投入要达到41亿元人民币,这样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也增加了就业。目前,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年产值是3万亿元,吸纳就业人口3200万人,这个产业在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作为一个新兴战略性产业逐步壮大。
如果要减少碳排放,就势必面临着产业转型,而产业转型又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问题,比如就业和生活保障等。解振华解释说,我们不搞高碳产业,可以大力从事低碳产业。为应对气候变化,2015年之前我们已投入了10万亿元(预计在2005年至2030年间将达到41万亿元),现在还有30万亿的市场,这个空间非常巨大。我们估算过,如果能够实现目标,我们可以提供给6900万人就业机会。
仅仅依靠传统技术很难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技术创新才是实现减排目标的关键。解振华指出,应对气侯变化的挑战带来了低碳的市场,中国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来实现低碳发展。
近几年也出现了“低碳城市”这个概念,即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减少中国城市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加强地区经济发展对于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这个概念的提出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低碳产业的稳步发展。(刁云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