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就当起小老板并赚了“第一桶金”的宫祥瑾,又一次做了一件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放弃年年营利的互联网公司,回老家种地当起了农民!
两年前,这个创业成功的年轻人,把全部积蓄一股脑投进了家乡天津市静海区的大片荒地上,让很多原本看好他的父老乡亲“大跌眼镜”。不少声音也传进了他的耳朵里:“挺好的孩子种地去了,不就糟践了吗?毁了!”
但是,宫祥瑾的“轴劲儿”上来了! “‘轴’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28岁的宫祥瑾笑着说,不是任性,是破釜沉舟的勇气。
他硬是一个人在这片荒地上连吃带住了半年多,带人建起了800亩现代化智能大棚,和当地农户一起种植无公害蔬果,年纯利达到1200万元,让当地农户年增收700万元。
一个大学生的“农业+”创业梦
他认准的这条路,被他称为“农业+”。
2014年,被称为“互联网+”元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各式各样的创新创业纷纷与“互联网+”牵手。
宫祥瑾早就尝过“互联网+”的甜头。大学二年级时,他作为重庆邮电大学学生会主席,带着一帮研究生搞起了互联网公司,赚了钱也赚了经验。
他毕业后回到家乡静海,适逢当地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大片土地被规划成现代化农业产业带,“国家有支持农业的政策,急需一批有知识、有魄力的人,特别是有志的创业青年在这片土地上大展拳脚。”静海区农委主任刘才武说,愿意选择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本就不多,愿意回来干农业的更是凤毛麟角,宫祥瑾是他见过的“年龄最小,也是胆子最大的一个”。
“互联网+”教会宫祥瑾的,实际上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在他看来,这种创新的、开放的模式,可以革了传统农业的“命”。
在这个年轻的“新农民”心中,“农业+”可以无限延伸、包罗万象。他说:“可以加的东西太多了,比如新型设施农业、物联网、休闲观光旅游、农产品深加工、农业培训,还有大学生农业创业孵化器和农业众创空间等。”这些已经在那800亩土地上一点点变成现实,“将来可以再加上互联网和金融产品。”
上大学时全身只剩一块钱
事实上,出身医学世家的宫祥瑾,此前压根没种过地。“农业是个漫长的过程,很难说到底能不能成功。”一位专家曾这样评价他。起初不少人对这个20多岁的楞头小子都抱着“看一看”的态度。
憋着一股劲儿,宫祥瑾开始筹建智能大棚。他吃住在地里,没有房子,就弄个集装箱放在地里当房子,一个人住了半年,每天和工人摸爬滚打,进料、称沙石、盯进度,硬是提前几个月完成了建设。
这段难以想象的艰辛,在宫祥瑾看来并没有那么难。他经历过绝处逢生的锤炼。上大学那年,他年少叛逆,拒绝拿家里一分钱,到了学校后身上只剩了一块钱。他所有的生活费、学费都靠打工赚取,卖过电话卡、送过牛奶,最后创立公司。毕业后,他给父母买了一套140多万元的房子和一辆车,成为亲友口中一段传奇般的故事。
经历过上一轮创业的洗礼,他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定要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于是,成立农业合作社,是他“农业+”版图里重要的一步。他请来几十个资深种植大户组成农业合作社,又深入田间地头向当地农户请教种植技术,同时了解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
“农户在地里种传统作物,如玉米等,收益低又辛苦”,宫祥瑾给农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在他新建的智能大棚里,种植高附加值的作物,比如反季蔬菜、精品蔬菜等,产量大、利润高。
不少农户跟他抱怨,比种地更让他们头疼的是销路,经常辛苦种了一年,被菜贩子层层“剥皮”,最终到农户手里的利润少得可怜。
宫祥瑾承诺,大棚、农机设施、技术指导以及产品销售等全都由他负责,农户以土地使用和人力来入股,最终利润农户拿7成,此外每月还能拿到土地租金。
目前,有350户农民跟着这个年轻人干,平均每户年增收2万元。
现代化农业,少不了新型职业农民。宫祥瑾为农户们开起了免费的培训学校,教授最新农业生产技术。不仅与他合作的农户,也欢迎周边的农民来学习,“经过培训拿证的农民,每天的收入能增加100元~200元。”
接触多了,农户们也喜欢上了这个看上去白白净净的大学生“老板”。他会清晨5点准时出现在大棚,撸起袖子跟着农民一起干活。他爱琢磨,哪些蔬菜有喜热、喜水等偏好,他都记在心里,时不时提醒调节棚里的温度、湿度等。
很多应聘者来了一看,走了
静海的土地多属盐碱地,并不适合种植蓝莓,宫祥瑾却偏偏要“试一试别人没干成的事儿”。
他请来中国农科院的专家,了解到当地土壤的酸碱度和含盐量与适宜蓝莓生长的环境相差很大,专门引进了一套水处理设备,并从国外引进基质,通过多次试验调配出适宜蓝莓生长的环境。
如今,静海第一批蓝莓已经育苗成功,正在漂亮的智能温室中抽枝发芽。他指着在建的智能温室说,这里将是集采摘、餐饮为一体的田园餐厅。
他计划引入一套蓝莓深加工生产线,采取国际最先进的冷榨技术,最大程度保留原果中的花青素、多酚等营养成分,提高产出价值。
那些成长中该摔的跟头,他也未曾幸免。最惨重的一次,是2015年冬季持续多日的雾霾天,由于长期缺乏光照和温度,很多果苗都没熬过阴霾,快到收获季节却惨遭绝收,一次损失就达40多万元。
他随后又跟科研专家一起寻找在缺乏光照的日子里有效地给大棚加温的技术。
如今,他的管理团队大约2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近半是大学生。正在兴建的大学生农业创业孵化器和农业众创空间,在召唤更多年轻人。
“选择从事农业的年轻人比较少,而他很有智慧也很有魄力,选择了这个非常有前途的领域。”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振说。
今年3月初,天津市副市长李树起到静海调研,在一片在建的智能温控玻璃房前,他拍着这个年轻人的肩膀与他做了个约定:“你正在起步,要好好干,干好了我还来!”
挺好的孩子去种地,真的“糟践”吗?宫祥瑾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农村特别需要年轻人。凭个体力量很难改变农村面貌,现在大家的意识还没到位。他收到过一些应聘者的简历,对方对薪资待遇等比较满意,但实地看了一圈,往来皆农民,连漂亮的社区和超市都没有,转身就走了,“这不就是种地吗”?
也有一些长辈注意到他的表现,愿意把子女推荐到他这里上班。已经扎下根来的宫祥瑾说,自己和这片土地都需要更多的年轻人。他发誓把这里建得更好,吸引更多年轻人落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