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香港中大(深圳)校长:夹缝中的树苗刚冒芽
来源:汉寿教育信息网 时间:2016-05-09 13:39:21

中新社香港5月11日电 题:专访香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夹缝中的树苗”刚冒芽

中新社记者 贾思玉

过去一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和大学同仁接连现身7个城市,为考生和家长答疑——拿着国家教育部刚“出炉”还带着热气的批文,中大(深圳)首年招生启动。

“我们是刚落土的种子,稍微发点芽。”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徐扬生的脸上看不到“破土而出”的喜悦,他自言每天如履薄冰,因为要呵护一株“在夹缝中产生的树苗”。

办学不敢“偷工减料”

中大(深圳)以合作办学模式落户深圳龙岗。“你们能保证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与港中大一致、甚至更高吗?”人们通常会问。徐扬生一遍遍解释,从教学模式、专业设置到教授及院长遴选,中大(深圳)的运作和学术评估由港中大主导。学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理事长为港中大校长。合格毕业生将授予港中大学位。

今年,中大(深圳)面向内地17个省市投放招生名额,预计收300人左右。“宁缺毋滥,”徐扬生直言,“要达到跟港中大一样的水准,不光师资要一样,学生的质量也要一样。”

一样的还有学费——每学年大约9.5万元人民币。但徐扬生强调中大(深圳)绝非“贵族学校”,“要聘请国际一流的教授,要保证高质量教学,我们不敢‘偷工减料’。”该校的经费来源包括学费、捐款和科研资助,其中学费是主要资金后盾。“我们的日子并不安逸,经济上有很大压力。”徐扬生指,港中大100多栋建筑都由社会人士捐建,相形之下,内地社会办学力量还很薄弱。

不过,为鼓励学业优秀但家境贫寒的学生报考,中大(深圳)“事先张扬”,称已征集到捐款,三分之一乃至更多学生可获得奖学金或助学金资助,包括覆盖四年学费和生活费的全额奖学金。

“是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

徐扬生曾说,中大(深圳)开设的专业符合未来十几、二十年珠三角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访问后,记者才知道他这样说的底气,原来学校做了大量调研。徐扬生自己就搜集了内地尤其是珠三角、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优质高校的专业,并做了对比研究。

“比如说,深圳要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至少3000名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再比如,在生物医药工程领域,深圳是中国第二重镇;新能源、基因学领域也一样……”

由此,徐扬生进一步指出:“我们在深圳办学的初衷之一是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

师资方面,中大(深圳)正在全球进行招聘,其中院长或资深师资通过国际猎头公司招揽。徐扬生介绍称,目前3位副校长已报到,第一年开设的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和经济学3个专业的师资也已准备就绪,不少教授是长期在国外工作或于海外顶尖高校取得博士学位的华人。

“培养引领者而非跟随者”

“中大(深圳)用什么打动这些海外人才呢?”记者问。“第一,他们真的想为国家教育事业做点事;第二,他们希望有与国际接轨的研究教学环境;第三,待遇不能比海外差,”徐扬生一语道破,“这些人才不是冲着钱来,但留住他们需要钱。”

实际上,徐扬生就是位“海归”。他出生于浙江,青少年时期赶上“文革”,1977年恢复高考那年考上大学,后赴美国留学继而工作,1997年香港回归前到港中大任教。这位下乡插队时的小学代课老师,如今成为科学家、院士、校长,始终心怀教育

“有人说,中国近代前一百年的历史就是‘海归’如何带动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我同意,那后面一百年呢?如果还是这样,我为中国感到悲哀,”徐扬生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培养引领者,而不是跟随者。”(完)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