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发:中国教育必须与国际全方位接轨
来源:汉寿教育信息网 时间:2016-05-08 12:14:58

王广发中国<a href=http://www.hsnewjordan.com/jyx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教育</a>必须与国际全方位接轨

王广发,北京王府学校董事长、校长。1996年开始办教育,率先践行名校办分校,创办北京景山学校分部。2003年创办中外合作北京王府学校,坚持用接轨国际教育视野来办教育,将Ap、A-Level、SAT、雅思、新托福等系列国际课程植入常规基础教育,设立英国“剑桥国际教育考试中心”,美国Ap、pSAT、ACT-GAC考试中心。在资源均衡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王府学校还利用数字、宽带、卫星、电子等信息现代化手段助推教育资源公平。

在此次园丁奖评选中,王广发获得优秀校长奖。

在国际教育领域,王广发是一位与众不同的校长。他并非做教育出身,但坐拥十几个产业,这让他在教育方面有了和别人不一样的眼界。他总说“我讲的做的和别人的不一样。”

王广发最早涉足教育行业是1996年与景山学校合作成立景山学校分部。“那个时候小平同志给景山学校题词‘三个面向’,对全国影响很大,我也受到很大的启发。”

几年之后,中国的教育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教育形势下,2003年王广发创办了王府学校,大力发展国际教育。用“三个面向”办学宗旨指导王府学校的发展。

王广发说,相比其他学校的校长,作为民营企业家的王广发更洞悉什么样的人才进入到什么样的产业,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他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与世界接轨、产业转型的新时代,中国的教育必须与国际全方位接轨,努力培养适合时代发展的国际复合型人才。他眼中的国际教育是与时代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相关的,要用人才培养的标准去衡量教育的标准。

“我认为国际学校的校长并非一定都受过海外教育,我本人就没有接受过海外教育,但他的视野一定要与国际接轨。”王广发指出,作为国际学校的校长,要有驾驭国际教育发展的能力,办学有思路才会有出路。他要既能将教师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又能为学生规划出个性化的发展方案。

■ 校长对话

培养标准必须与国际化人才相一致

新京报:近两年来,公办校的国际部或国际班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王府是否感受到了他们的冲击?您怎么评价公办校国际班大量增加这种现象?

王广发:从今年公立学校国际部或国际班的发展情况来看,各重点中学办国际班都有不同数量的增加,但其主要面向本校需要国际课程、有留学需求的孩子。同时,他们也向社会招收了一些学生。我们认为,这是中国的教学体制与机制面向国际化、与国际接轨的另一种新现象。

目前来看,王府学校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从师资队伍建设到课程设置、教学环境、教法教学评估标准等方面,我们都与国际化教育全方位接轨,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和标准。

公办校国际班的大量增加,对王府学校来讲是挑战,也是新机遇,我希望这种现象可以持续下去。同时,我也希望公立学校的国际班可以真正地实现与国际的全方位接轨。

新京报:目前北京几所知名国际学校的特色比较明显,但对于国际教育的概念、教法、评测还没有形成共识。您怎么看待目前这种情况?

王广发:在中国教育机制和体制改革的时代,不同学校借鉴国际先进的办学经验,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这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必然,尤其是两个纲要出台之后,各所学校八仙过海,出奇招,办特色,至于结果还没有明显浮出水面,因此我认为国际学校应尽快规范。

我认为对于国际教育,最终还是要用人才的标准、教育的标准去衡量,尤其当下是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时代,我们培养人才的标准必须与国际化人才的标准相一致。在这个标准一致的前提下,每所学校的味道可以不一样,另类的让他另类下去,特色的就让他特色下去。

同时,我们的教育体制应当与国际接轨,譬如美国的托福考试,也可以说是美国大学的考试,给学生的考试机会,一年可以有50次以上,以其中最好的成绩作为学生申请大学的依据,有效期两年。而中国一年只给学生一次大学考试的机会,我认为这种考试机制应当进行改革,一考定终身肯定是不合理的。

我们不认为上名校就是好的

新京报:现在国际学校几乎都在标榜自己有多少学生考上了国外名校,有些学校甚至已将其变成“洋应试”,您觉得这种现象突出吗?您认为国际教育应该采取怎样的评价机制?王府学校又是怎么做的?

王广发:这种名校宣传是学校让市场知道自己办学特色和信息的一种手段。要说“洋应试”,每所学校多多少少都会有这一面,因为要去好的大学肯定还会有分数门槛,这是一个基本门槛但不是主要门槛,国外大学还有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的考量。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也采取类似的标准,学生既要有好的成绩,又要有好的综合素质,又要具备与同类学校挑战博弈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不认为上名校就是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每个孩子的标准、素质、能力都不同,这些差异有先天的,也有后天培养的。我们也会对学生的学习目标、知识结构、专业选择等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做好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

新京报:在国际教育中,怎样让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更好地发挥作用?

王广发:我认为学校软硬件现代化,是办好学校的基础,因为现代教育是开放性的教育,应当有开放性的硬件软件。而且我深刻体会到开放性的教育必须要通过信息化去实现,如果学校的信息化不能与国际接轨,那么你在交流合作中就会出现很大的障碍和困难。尤其我们国家,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比较严重,只有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如卫星教育、光纤教育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获奖感言】

以王府学校十年办学经历和成就来看,应当给予我们这样的荣誉,因为王府学校引领了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战略目标,确实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了多元化教育的环境,王府学校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信息化、现代化、多元化。

这次获奖,对王府学校和我本人是一种肯定,同时更是一种促进,我们会接受更大的挑战,实现更大的突破,让选择教育的时代在王府学校得以完全实现。

——王广发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孔悦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