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黄震:我为何要请辞硕导?
来源:汉寿教育信息网 时间:2016-09-19 05:22:33

黄震坦言,他未曾想到一条简短的声明竟引起媒体这么大的关注,在“请辞硕导”事件被媒体热炒时,他也一度拒绝任何媒体的采访。风波过后,如他所言,黄震没有再带研究生。近日,他接受了光明网记者的采访。

“受体制和大环境所限,我招不到令自己满意的学生”

相比于在体制内的不适应,黄震在体制外的头衔颇多——华民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残疾人就业促进网首席专家、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会理事……

本科历史系,硕士阶段研究宋明理学,博士读法学,博士后研究互联网金融,与多数体制内的高校教师相比,黄震说自己从来就是一个喜欢折腾事情的人,“在读本科的时候,我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研究会,1992年大二暑假时,我组织了一个‘祖国万里行’骑车考察团,从湘潭到北京一路考察和调查邓小平南巡以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回来后,递交了我们的调查报告;94年在岳麓书院读研时,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让我开始意识到,科技将给未来生活带来重大变革,我开始关注计算机技术……”

在他看来,科研和实践密不可分,所以他喜欢的学生一定是喜欢提出问题,勇于创新的人,而对于现在的高校学生他感觉,“经过中小学十多年折磨之后,所谓‘尖子生’也只会应付考试了,很少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了”。

黄震认为,绝大多数的中国学生,都要过高考这道坎,这就导致了从小就非常注重考试,疯狂的做各类习题。“语文都有标准答案,真是不可思议,大家都循规蹈矩,很难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所以我非常注重给本科生上课,因为大一新生更具可塑性。”相比于硕士阶段的学生,黄震认为对应试教育进行恢复性训练在本科生身上见效更快。

“那天之所以发这样一条声明,是因为有一个学生惹我生气,但是,不想做硕导的想法却绝不是心血来潮,多年以来,我在体制内很努力地尝试过很多方法,但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我才决定在体制外做一些尝试。”在黄震看来,现在高校教育的体制严重行政化,使得大家都没有将学术创新研究放在第一位,‘与其在体制内挣扎,不如去体制外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学生’,他说。

专访中央财经<a href=http://www.hsnewjordan.com/dx/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大学</a>教授黄震:我为何要请辞硕导?

8月29日晚6时许,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黄震在个人微信朋友圈发表【停招研究生请辞导师声明】,声明中称,“经十多年体制内煎熬忍耐,今天忍无可忍,我断然决定放弃硕士研究生导师这一光荣称号,且不再主动谋求申请博士研究生导师这一伟大岗位”。

“众筹办私塾,具体计划已很成熟”

8月30日凌晨1点多,黄震在其微博发布消息称,“昨日本人在微信朋友圈所发停招研究生请辞导师的声明,绝非玩笑!我20年前在岳麓书院攻读研究生时,就萌生创立私塾书院的想法,二十年来念念在兹。故所言内容决非心血来潮,确系本人真实意思表示。感谢侯宁兄指点迷津,借助互联网金融或可实现梦想,希望与有共鸣共识者众筹之!”???

9月26日,黄震果然在他的朋友圈发布众筹办私塾的部分细节。“各位兄弟姐妹,我们拟发起众筹的私塾……我们将以培养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型人才与创业型人才为使命,以一对一的方式师傅带徒弟,突出个性化与多元化,国际化培育人才的理念。”黄震建议,每一名师傅招的弟子不要太多,1-3名足矣,在他看来,这种方式在互联网时代具有精准的可操作性,也能补“工厂化教育”的不足,更具人性化和针对性。

黄震希望,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将来都采用众筹的方式,“老师公开招募选聘,必须是科研或企业领军人物,具有公认的行业地位或科研成就。比较好玩的评判方法就是把师傅先放到网上晒过考过,如有研究计划获得众筹自主支持,学生也众筹,采用研修项目计划书先筛选,再面试选拔。”

之所以能拿出这样的计划书,黄震告诉记者,这得益于多年来他在学界和业界所积累的资源,曾经的经历使得他众筹办私塾有了很多可以整合的资源,加上互联网这几年的迅猛发展,更让他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将互联网金融、教育、和创业贯通融会起来,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优势,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把游学与授课结合,让人人都可享有私人订制的教育带来的乐趣。”黄震说,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们不仅要为弟子量身定制教育,享受终身学习的快乐,更要为师傅量身打造核心竞争力与比较优势,享受“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快乐。

????他的这一想法也引起热议与质疑。反对者认为,办私塾,行跪拜之礼,都与现代文明有违;支持者则认为,这种敢于打破现有格局的精神也值得鼓励。

“这只是尝试做现行教育的补充,而不是替代教育。”对于众人的疑问,黄震解释道,他说,自己现在已收到各地邀约落地教学点七八处,拟签游学合作单位5个左右,今年招生将聚焦互联网金融,辅之国学管理。(光明网记者 郭佳)

汉寿人物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