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共党史学家张静如
来源:汉寿教育信息网 时间:2016-09-08 05:07:17

【追思】

开学了,先生走了

——追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共党史学家张静如

光明日报记者靳晓燕光明日报通讯员王安琪

“还是有些突然。”

得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静如8月29日晚逝世的消息,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树荫教授难以自抑。

追忆北京师范<a href=http://www.hsnewjordan.com/dx/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大学</a>教授、中共党史学家张静如

张静如 赵朝峰摄/光明图片

张静如被称为“李大钊研究第一人”,是中共党史学史研究的首倡者,以率先建构党史学科体系享誉学界。

“有人说,学问有两种,一种是把谁都不懂的东西讲得谁都懂,另一种是把谁都懂的东西讲得谁都不懂。先生当然属于前者,他的教学非常口语化、通俗化,深入浅出。比如说,有关中共的历史用一句话总结的话,有人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但先生总结为‘中共领导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历史’。”王树荫说。

“高三毕业前,我决定考辅仁大学历史系,因为我特别向往当著名历史学家陈垣的学生。当时,报考大学填了五个志愿,我都填了辅仁大学。我想,不能姓‘碰’,而要姓‘想’,考不上,就去工作。我要当陈垣先生的学生,我要成为历史学家,当大学历史系的教授。”张静如在他的自述中写道,“兴趣很重要,要做的事没有兴趣,肯定做不好。有幸,我以二百五十的及格分数考上了辅仁大学。”

从辅仁到北师大,从学生到教师,从初学者到成为中共党史学史研究的首倡者。

“先生一生专注中共党史研究。在今年,他任总主编的《中国当代社会史》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这个奖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仅有两个。直到2016年6月的时候,他已经重病缠身,但仍然没有停下思考,还向党中央建议加强中共党史学科建设。”

“先生一直坚持在《党史研究与教学》这本核心期刊上设立自己的专栏,这些文章都是出自先生之手,到他逝世为止仍在连载。今年春节的时候,我曾向先生提议由我或者其他学生帮助加工初稿,再由先生审定后刊登,但先生拒绝了,他说我还有存货。”

一件件往事涌上王树荫的心头。

即便80岁的高龄,进入师大的学子们依然可在“静如讲坛”、开学典礼上听到他的谆谆教导。

——研究社会科学,一定要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懂得社会。“不食人间烟火”远离社会的人,肯定搞不好社会科学。无论走到哪儿,嘴要勤、要甜,不耻下问,多请教。从社会实际了解知识,日积月累,肯定会对自己认识社会有很大益处。

——搞研究要有问题意识,要善于发现问题,并且以严谨的态度把问题搞清楚。

——研究材料包括一手、二手、三手、四手材料,我们研究问题要尽可能地选取第一手材料,比如不同历史时期的文件、会议纪要、报刊、日记、遗址照片等。

“老先生对学生在学术上要求非常严格。研究生一入学先生就要求阅读《新青年》,每一篇都要读,不管是文章还是广告。”张静如的博士,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党委副书记赵朝峰教授回忆。

在生活上又关心学生。“每次见面先聊的就是生活,妻子和孩子怎么样了,他对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的生活都很了解,在他的回忆录《暮年忆往》里,记录了他的每个学生的入学时间、评价以及家庭的相关情况,他如数家珍。”赵朝峰动情地说,“先生自己出资十几万,后又注资二十多万,成立了张静如党史党建优秀论文奖励基金,已经连续评了7届了,是唯一一个针对党史党建学科设立的奖金。”

“还想开学能听到先生讲课,以后不可能了。”学子们在网上留言。

“我希望将来设立一个资料馆,专门存放先生保存的图书资料。之前,先生每年都会在学院新生的开学典礼上讲话,教导新生。如今先生不在了,我希望学生们通过参观、学习的方式感受先生的教导。”王树荫说。

(光明日报北京8月30日电)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31日?06版)

?

汉寿人物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