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巨龄:依然憧憬壮如花(1)
来源:汉寿教育信息网 时间:2016-07-03 07:48:13

【翘楚】

作者:李苑

拜访张巨龄先生之前,我在资料里读到了他的很多身份——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中国回族史学家,也是《光明日报》高级编辑、原《光明日报·语言文字》专刊主编,更在大学当过教授,著述颇丰。

该怎样才能最接近一个真实的张先生呢?带着些许忐忑,我按响了北京南城富卓苑一处居所的门铃。随后,便是四个多小时的详谈,推心置腹,有泪水与欢笑,有感叹与唏嘘。

曾经在三尺讲台前,张巨龄面向学生详细描述着成语“千钧一发”所营造的岌岌可危之感——

“钧,古代重量单位,相当于现在的30斤,这么重的家伙,用一根头发吊着……”

说着,他右手抬起,做着像是提起重锤似的动作,而左手向其下一伸:“你往里钻,悬不悬?”

“悬!”学生们齐声呼唤。

“对!这个成语就是‘十分危险的关键时刻’的意思!”

在这整洁的书房中,张巨龄仍然沉浸在当年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中。他嘴角微扬,一脸陶醉。这一刻我觉得,从“语文教育家”这个角度走近张巨龄的内心世界,也许是最好的路径。

张巨龄:依然憧憬壮如花

资料图片

张巨龄的刚

张巨龄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他的父亲张子文,出生于辽宁省本溪市火连寨的营子村,是我国著名伊斯兰学者、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大阿訇。

张子文是改革旧经堂教育制度的先行者。清朝末年,他就在清真寺内开展汉文教学,并提出回民子弟应“多读中、外文,将来才能立大事业”的主张。

此外,张子文从清末民初先后招收了马善亭、马松亭、杨明远、李廷相、赵铭周、朱开祺、张耀亭、王敬一等众多弟子,他亲授阿拉伯文和汉文。其中,马松亭——这位担任数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的回族学者,曾跟从张子文学习长达近七年。

这样的家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张巨龄。

“父亲16岁就中了秀才,虽出身于旧学堂,却一点儿也不保守,是最早一位穿着西服的阿訇。他精通阿拉伯语、波斯语(即今天的伊朗语)、德语、俄语,后来更是通过这样的一技之长‘击退’过德国军队,赢得了‘德国张’的美名。”张巨龄回忆。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英、法、德、意等国军队又以剿灭义和团为名,攻陷了保定。那是闰八月二十一日的下午,德军中尉葛里恩尼带兵窜入保定清真西寺,下令焚烧这座古建。

正值紧要关头,一声流利的德语从门外喝道:“你们想学十字军东征消灭伊斯兰吗!”

说出此语的正是当时年仅25岁的张子文。那时,他恰巧在这个今天的保定伊斯兰教协会驻地任职,眼看古寺即将被付之一炬,心急之下大喝阻止。

葛里恩尼也是一惊,没料到在中国的一个偏僻之处,竟然有人会说德语。他思忖,这背后怕是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势力?于是走为上策。

一支德军,竟被一位中国青年回族学者的一句外语“吓”退。自此,“德国张”的故事在保定,以至于华北和东北大地回族群众中传颂至今。

这样的传奇,张巨龄从小听到大。而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他被培养出了异于其他兄弟的“刚”性。也正是由于这个特质,让他免于走上哥哥张巨光的悲情之路。

1929年出生的张巨光,16岁离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知名演员。他曾饰演过《平原游击队》中诙谐幽默、大义凛然的老勤爷,《刘三姐》中和蔼可亲、疾恶如仇的“阿牛爹”等鲜活角色。

这些角色成就了张巨光当时的影坛地位,也最终让他陷入了“文革”的泥沼。十年浩劫,他受到巨大冲击,最终精神崩溃,死于车祸,年仅38岁。

哥哥的不幸辞世,对这个家庭的打击是巨大的,但也更激发出了张巨龄性格中的“刚”——

“我有幸在父亲身边长大,深受其影响,而巨光哥因为在父亲身边的时间太短,没能培养出这种‘刚’性,所以没有挺过人生最艰难的时刻。可以说,我继承了父亲的‘刚’性,这是我人生中的重要财富。”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