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哲学知识点总梳理:认识论(一)
来源:汉寿教育信息网 时间:2016-07-23 08:20:34

在前两期中,小编为小伙伴们介绍了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内容,哲学部分的前一半内容我们已经带着小伙伴们简单的过了一遍了。虽然说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内容非常重要,但是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也不容小伙伴们忽视,下面就先跟着小编一起走近认识论吧!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活动中的主题、客体与中介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而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二、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在认识的过程中,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能动的反映客体;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要。,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为认识提出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同时实践还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并且还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水平;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最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

三、认识、理论对时间的指导作用

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

认识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的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了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理性认识指导实践,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一、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但是同时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中也渗透着感性的因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二、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汉寿考研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