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新闻学荐读之《新闻的骚动》
来源:汉寿教育信息网 时间:2016-07-22 08:22:40

你是否感到每天被海量的信息包围,却感觉大部分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你是否感到政治、财经新闻枯燥乏味,受够了一成不变的报道模式?你是否感到媒体有时为了吸引眼球不惜放弃职业操守,背离新闻初衷?很多时候,我们在面对形形色色的新闻报道时,确实会产生类似的无力感。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 也有感于此,于是将自己对新闻的观察和感悟写成一本书——《新闻的骚动》。其实相对于这样标题党式的名字,该书英文原版标题《新闻用户手册》(The News: A User’s Manual)更贴合这本书的原意,作者是从一名普通受众的角度出发,表达对新闻的看法和期待,并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封闭在课堂内的时间毕竟只占我们人生最初的十八年左右,此后的生涯都交给了新闻媒体,而后者对我们的影响超过了任何学术机构,正式教育一结束,新闻就成为我们的老师。”

“要想改变一个国家的理念,不能奔着美术馆、教育部或者著名小说家的寓所去,而是必须开着坦克直捣国家的神经中枢——新闻总部。”

相对于一般读者,阿兰德波顿在思索新闻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捕捉到很多新闻不易察觉的方面。比如,新闻的影响力巨大可以说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但是在他的描述下,新闻对个人、国家和世界的影响力远超出我们的认识。

新闻中展示给我们的国家,并非全然就是我们置身其中的国家。”

“我们得到的太多信息乃是超出自身消化能力的数据或抽象事实。”

“主流媒体却从不鼓励我们去思考比较古怪和出位的问题,比如劳动的目的、正义的本质和市场的正确职能。”

这样的文字无疑会增加读者对新闻的觉醒意识。凭借一个作家敏锐的观察力,阿兰德波顿告诉人们,要对每天面对的新闻洪流保持适当的警觉。什么样的新闻值得信赖?看似恰当的报道存在哪些缺陷?各种类型的新闻如何干扰我们的情绪和观念?面对信息过剩的现实,我们不应该过多关注那些没有必要的信息而忽视心灵。

新闻说到底是一种参与世界的方式。可以说,只要选择做一名社会人,就不可能完全脱离新闻,只要有一刻关注新闻,就会在阿兰德波顿的书中找到共鸣。既然我们必须以新闻的方式参与世界,何不认真地看待一下新闻

“在揭露社会恶行、攻击现存缺陷的同时,新闻也不应忘记:构建美好、宽容和健全的社会愿景也同样重要,惟其如此,才能唤出人们为之奉献的意愿。”

“只有当我们适度了解一方水土的日常生态,以及一方人的日常活动、习俗惯例和朴素愿望,才能对悲伤和暴力的突发事件表现出真诚的关切。”

“在未来,理想的新闻机构应将每一则名人报道的核心赋予教育意义:召唤受众向值得称羡的人学习,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什么是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阿兰德波顿对此有独到见解,他并不认为节制、中立、消除感情的新闻就是所谓的客观,而是希望新闻可以洞穿事物本质,反映出人类的普遍情感,与读者内心发生关联,消除恐惧和自卑感,唤起人的美好情感,才是有价值的报道。

“文化记者应该将艺术的宝库当作一个巨大的药房。”

“如果新闻编辑室里坐着托尔斯泰、福楼拜和索福克勒斯,也许媒体就能多提供一些东西,以使我们的灵魂免于死去。说到底,《战争与和平》、《包法利夫人》和《安提戈涅》的故事原型,不正是威廉姆斯给予不公平攻击的对象——新闻事件吗?”

“文学是再度唤醒我们走向世界的媒介。”

常人对当下新闻的印象多为“短平快”,作者却提出一个乌托邦式的问题:新闻有没有实现隽永的可能?答案是通过文学和艺术的途径。阿兰德波顿不仅在用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剖析新闻,更重要的是提出对未来新闻走向的期待。新闻作为呈现世界的方式,不应该是短暂、新奇和千篇一律,而是可以被赋予永恒的意义,这不正是我们追求新闻理想的初衷吗?

汉寿考研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