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教育学考研:研究生混毕业是谁的错?
来源:汉寿教育信息网 时间:2016-07-19 08:10:25

每年夏天的毕业季,本应是师生同庆的收获季节,然而,“毕业”这件事,却成了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冲突最为明显的症结。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彭真明(科学网博客)在科学网上发表的一篇博文——《研究生,你混毕业了又能咋的?》道出了导师对学生“混毕业”的无奈。与此同时,也有学生在评论区里诉说苦衷。

那么,这到底是谁的错?

研究生“混”毕业不在少数

“每每看到学生的毕业论文,心里就发怵。”彭真明在博文中写道。一系列与“高学历”不匹配的低级错误:语句不通、乱用标点、不讲规范等,在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中竟然并不罕见。

彭真明说,这些学生其实很聪明,只是他们选择了“混”学业。他的这一届学生,大部分被“赶”出了实验室。因为有明文规定,连续1个月以上不来实验室者,就被视为放弃实验室的位置。

彭真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主动放弃实验室位子的学生不在少数。很多学生,满怀憧憬进入研究生生涯,却在之后的几年里,逐渐对科研疲乏乃至厌倦。

四川某高校一名本科生的经历,印证了这种说法。大学还未毕业,他已有5篇SCI论文被接收。与不菲成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在科研中感到很孤独。“不仅周 围没有同学与我共鸣,甚至去了实验室,研究生师兄、师姐也忙着追剧、刷微博。”他说。很多时候,他甚至不得不自己购买必需的实验器材。

导师抱怨学生“混”的同时,也有学生在质疑导师权力和研究生培养制度的问题。

博文评论区有用户写道,由于当下缺乏系统的研究生评价体系,一名研究生小至能拿多少补助,大到能不能毕业、何时毕业,完全由导师决定。这就出现了一些怪 象:有的研究生辛辛苦苦做项目,被导师“为难”不能毕业;有的学生轻轻松松玩3年,导师反倒“送”论文、“送”专利,照样顺利毕业。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导师的无奈在于,自己的学生毕不了业,也不光彩。迫于种种压力,有些导师得“想办法”让学生毕业,甚至成为学生混文凭的帮手。

导师和学生,谁该负责?

“说到底,师生立场分歧的症结在于,导师招研和学生读研的出发点和目的,都不一样。”彭真明说,“导师希望学生多出成果,早日成材;而一些学生更希望轻松拿到文凭,不要太严格的约束和要求。”

彭真明觉得,“混”毕业成风,导师和学生都有责任。

从导师的角度来看,部分导师不能提供适合学生的课题,甚至有的导师“放羊”,疏于教导,这些都让学生找不到发力的方向,进而失去了最初的理想。

其次,学生读研的目的,大多在于找一个好工作。而就业与科研是否做得好,并无直接联系。

“大部分生产型的企业,更需要技术人员,而不是科研人员,本科生就能胜任。但在招聘时,又瞄准研究生层次,甚至不管专业对不对口。”彭真明颇无奈,“研究生学历成了单纯的敲门砖,这是浪费人才资源。”

京区某研究所的硕士生曹丽(化名)毕业后,进入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教小学数学,这与她所学的生物专业毫无关系。“即便如此,如果我没有硕士文凭的话,就竞 争不到这份工作。”她说。其实从硕士三年级的上半年起,她就投入了“金九银十”的应聘大战中,“那时候我的确感到,毕业论文任务成了求职过程中的额外负 担”。

对学生而言,这种求学目的(就业)和毕业要求(论文)之间的错位很常见。

“因材”毕业,可有良方?

多年的研究生指导经验,让彭真明感到,很难找到一个普世标准判断每个研究生是否应该拿到学位。他提出,对不同求学目的的研究生,是否应该区分对待,确定不同的毕业标准和要求?

对那些有科研、学术意愿的学生,毫无疑问,需要设定论文和专利要求。至于以求职为目标的研究生,彭真明想,或许可以参考国外的学分制研究生,采取两年制,修够学分就可以毕业或参加实习。这种研究生不需要校内导师,直接在实习单位招企业导师。

“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还可以节约研究生培养成本,把科教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学生。”彭真明说。

事实上,国内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在探索“因材施教”和相应的区别毕业。以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为例,已明确提出从三个方向打磨人才:基础研究、工程技术、创新创业。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采取不同的毕业考核标准。

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毕业”,应该让不同志趣、资质、需求的学生都能凭本事得到相应的文凭,同时把科研资源集中提供给有志于此的人才。要实现这一愿景,无疑有待各方进行更多的探索和改革。

汉寿考研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