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广西北海海事局局长庞文运19日表示,广西沿海辖区海岸线长,搜救责任区面积大,海上搜救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当局正推动建立海上航空救援基地和航空搜救志愿者队伍,打造海空立体搜救新格局。
庞文运在此间召开的“2016年度北海海上搜救工作会议”上作前述表示。他指出,作为广西沿海城市之一,北海辖区海岸线长,搜救责任区面积达9800多平方公里,占广西沿海一半,险情总量大。
图为庞文运为海上搜救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或集体进行颁奖。 陈燕 摄
今年1月至11月,北海海上搜救中心共接警128次,占广西沿海三市总数的70.7%;组织实施搜救行动35次,协调派出搜救船舶167艘次,遇险人员114人,获救人员109人,搜救成功率95.6%;遇险船舶21艘,救起17艘,船舶搜救成功率80.95%;挽回经济损失7300多万元。
庞文运指出,北海海上搜救力量虽不断增强,但海上搜救任务重与岸基搜救基础设施差、辖区大型专业救助船数量有限、专业救助直升机起降点工作未实质性推进、搜救辅助决策相关系统开发滞后、搜救工作科学高效开展等仍是海上搜救工作面临的困难。
“受多方因素影响,北海市及其周边地市没有进行飞行救助基地布点,空中搜救力量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庞文运说,搜救力量发展水平还没有与日益频繁的涉海活动保持同步。
为进一步提升广西沿海海上搜救能力,今年6月,广西北海海上搜救中心在当地市政府应急办的指导下,依托北海通航有限公司全力推进海上航空救援基地建设。目前,该公司一期项目已在北海市园博园内完成了基地指挥部及银滩起降点的建设。在北海涠洲岛、银滩起降点和水上飞机起降点的建设亦正在快速推进中。
图为2016年度在海上搜救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集体及个人。 陈燕 摄
前述基地建立后将打造北海市海空立体搜救新格局,填补北部湾海域无直升机驻点的空白,大幅提升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为海上搜救、医疗救护提供高效、快捷的支持保障。
此前11月22日,广西、广东、海南三地海事部门联合南海救助局、中国海事局南海海巡执法总队、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开展对北部湾重点海域空中、海面立体巡航救助及监管,亦宣告北部湾空中巡航救助联动机制正式启动。
除了空中搜救力量得到增强外,北部湾辖区内的专业搜救能力亦得到提升。由南海救助局调派的9000KW、排水量5000吨级专业救助船“南海救112”布防北部湾,彻底改变了辖区专业搜救船艇老旧的局面,提升了辖区专业搜救能力。与此同时,搜救志愿者基地第一条搜救快艇“北救志愿者01”号已于4月投入使用,辖区近岸搜救能力得到了一定提升。
庞文运表示,将推进北斗定位系统、直升机、无人机技术在海上搜救中的应用,推进高清视频监控布点建设以及综合海上漂移模型等多方技术的搜救指挥辅助决策系统开发力度。同时,尽快成立航空搜救志愿者基地和航空搜救志愿者队伍,服务海空立体搜救,推进在该市大墩海增设搜救志愿者基地,增配一批潜水救生设备和搜救志愿者船艇,提升搜救志愿者应急处置硬件实力。
会上,北海市还对2016年度在海上搜救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集体及个人进行了表彰。
当天,为检验北海辖区水域海难医疗救助应急反应能力和协作水平,检验搜救志愿者海上搜救技能实战水平,提高搜救中心应对海域发生海难等突发事件的组织、协调、指挥和应急反应能力,北海海上搜救中心还举行了2016年海难医疗急救演习。北海部分船舶、快艇以及隶属于北海通航有限公司的直升机参与了演练。(完)
汉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