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观我
给小孩取英文名这件事也是一样,怕尴尬、怕被人笑话,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让孩子从小就学会了战战兢兢。站在整个人类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中看,这样大可不必。
一个名叫Beau Jessup的英国17岁女孩,创办了一个专门帮中国家长给自己的小孩取英文名字的网站,在短短时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网站的操作非常简单:只要家长输入一些关于孩子的基本信息,如性别、性格特征等,就能得到若干个推荐的结果供挑选。这位英国女孩幽默地表示,自己实在不愿看到越来越多的家长给自己的小孩取名叫“劳力士”(Rolex)或者“甘道夫”(Gandalf)。
姓名的差异与互译的确是不同语言文化相互理解过程中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比如,我认识一位非洲小朋友,非要给自己取中文名“黑龙”——他认为自己的皮肤是黑色的,而龙则是最有中国特色的神圣动物。那情形就如同一位热爱音乐的中国少女给自己取英文名叫Melody(旋律)一样有趣。另外,同样意象的字眼,在某一种语言中可以成为姓名,在另一种语言中则很难做到这一点,比如“红”、“绿”这些表示颜色的字做中文名就没什么问题,但是若有人将自己的英文名叫做Red或者Green,便会显得很奇怪。所以,17岁的英国女孩Beau Jessup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她看到了不同文化在姓名问题上相互转译的难度,并通过一种跨文化沟通的努力去化解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可能出现的尴尬。
汉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