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本报记者与袁隆平合影。
尽管已近86岁高龄,但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对田间调查仍是事必躬亲。7月6、7日,广东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多地气温超过36摄氏度,烈日炎炎,热浪滚滚之下,在惠州、珠海、江门的超级稻试验田里,仍出现了他那熟悉的身影。
广东的早稻,此时已到了穗粒饱满的丰收时节,袁隆平这次抵粤,主要是调研超级稻新品种华南试验基地的早稻生产状况。目前传来的好消息是,袁隆平团队位于兴宁市的华南双季超级稻试验田,早稻百亩平均产量达到了832.1公斤/亩,这打破了双季稻早稻产量的世界纪录。
近日,在长沙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接受了广州日报记者的专访。尽管身体比以前看来更为消瘦,但近86岁高龄的他,依旧思维敏捷,声音洪亮,言谈条理清晰。
聊起未了的心愿,袁隆平说得最多的,还是他费尽大半生研究的杂交水稻:“我已经快86岁了,身体还很好,再干4年没问题,希望到90岁时,超级稻每公顷产量能够达到17吨。人呐,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文/广州日报记者武威 实习生胡玉立
图/记者武威、刘晓溪
位于长沙东郊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树林阴翳,虽是大暑节气,长沙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但一进大院,就感到丝丝凉意。袁隆平的办公室,就位于大院居中的一栋绿色办公楼中,办公楼前,是他题写的十二个鎏金大字——“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袁隆平的“气场”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气场”,几乎覆盖了方圆3公里的土地。
从长沙市中心驱车过芙蓉区政府,跨过浏阳河大桥,远远地,记者就可以看到,一条叫“隆平路”的主干道出现在蓝色道路指示牌上,道路右侧是新建的“隆平水稻博物馆”。
当车头左转向红旗路,沿途几乎所有建筑上,都有袁隆平的题字,“隆平国际会展中心”、“中国杂交水稻国际大厦”、“湖南隆华国际酒店”……
行约两公里,道路的东北角,出现了一栋八九层高的建筑,楼顶摆着袁隆平题写的4个大字——“杂交水稻”。
当地人向记者指路:“看到没有,就那4个字,那儿的楼,底下就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中心,要找袁隆平,你到前边路口拐个弯进去就是了。我们这里的人都知道。”
而就在前边的三岔路口,记者看了看墙上的标语——“隆平稻圣之乡,种业硅谷之地”,拐进这条小路里,街道两旁汇集着各路种子公司,它们大多自称在售卖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稻种。
提到袁隆平,附近的百姓和商铺的老板几乎都交口称赞,52岁的刘大爷以前是浏阳的一个农民,年轻时在老家为了吃饱饭,收了早稻后,就不得不顶着大暑天最毒的太阳种晚稻,但现在,老家村里都种了超级稻,农民们只要种一季,产量就和以前种两季的水稻收成相当,说着说着,刘大爷突然冒出了一句“总结性发言”:“仇富不仇袁隆平,他可真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
顺着刘大爷指点的方向前行百米,记者便见到一幢刷着绿漆的高大建筑,墙下的石碑上写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北侧便是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大院院门。
只是向门卫挥手示意,记者就顺利地进入了杂交水稻大院中,除那栋居中的绿色办公楼外,院子的其他区域,还坐落着“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实验室”、“杂交水稻展览馆”等建筑,几乎所有建筑,都有袁隆平的题字。
“杂交水稻展览馆”,记录着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的艰辛过程,以及杂交水稻在全球的种植范围。
展览馆中最显眼的,要数摆在中间的那幅长约2米,高约1.3米的古铜色浮雕,只见浮雕上的麦穗一颗颗饱满得像花生一样大,袁隆平就躺在麦穗下面,左手托着头,安静地睡着了。这就是老人家的“禾下乘凉梦”,袁老曾两次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他则和几个朋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一生离不开稻田
离约定的时间还有10分钟,听说记者已经来到了会客室,下个月11日就要过自己86岁农历生日的袁隆平,迅速收拾完手头的事,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耄耋之年的袁隆平,步履有些蹒跚,身体瘦小,留着一个平头,上身穿一件格子衬衫,下身黑色西裤,一对黑色皮鞋,看起来精神爽朗。
这间会客室大约有35平方米,沙发后装裱着一幅麦穗丰收的照片,袁隆平说,那是在湖南溆浦,水稻首次亩产突破1000公斤时的留影。
一见面,袁隆平便热情地上前和记者握手寒暄,声音听起来还很洪亮:“你们好,是《广州日报》的记者吧,请坐。”
刚一坐下,袁隆平就打开了话匣子,说起了这次去广东考察新品种超级稻“超优1000”的经历,不久就喊秘书进来,向记者送上了两小袋新收割下来的“超优1000”米,“这个米的弹性非常好,口感非常好,我已经送给不下2000个人吃了,都说好,要记着,煮的时候,米和水的比例是1:1.2。”
“重要的事情说3遍”,关于怎样煮“超优1000”米,袁隆平向记者重复了3次。
一个快86岁的老人,头顶烈日亲自考察,这不禁让记者感到惊讶,但袁隆平却满不在乎地拍着胸脯:“我们学农的身体好啊,不但可以到田野里呼吸新鲜空气,还能多晒太阳,老年人最怕缺钙,晒太阳补钙啊,黑点没有关系。”
其实,袁隆平每天都“泡”在田里,在这栋绿色办公楼后,就是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家属楼,袁隆平一家住在一栋外观贴着红色瓷砖的独栋别墅里,别墅门口专门有保安职守,外面是一个排球场,平时袁隆平就会约上几个朋友,在排球场上打气排球。
从别墅外看,只见里面亭台楼阁布置得甚为精巧,而来到别墅后头,就是袁隆平自己种的水稻试验田,如今,田里还是一片绿油油的,水稻还没有结穗,但每颗苗上都有袁隆平记下的记号。
“钱拿多了有什么用”
担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囊括国家三个最顶尖的科技奖项: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及18个国际大奖。同时又是上市公司“隆平高科”的名誉董事长,拥有1337.14万股公司股份,市值超2.5亿元人民币,次子袁定江担任公司副董事长、决策委员会委员,近86岁的袁隆平可谓名利双收。
但和记者聊天时,如今的袁隆平却把名利看得很淡:“钱拿多了有什么用?”
包括说起研究大半辈子的杂交水稻,袁隆平也很谦虚地表示:“我在整个杂交水稻的研究里,只是起了部分的带头作用。”
袁隆平1930年农历七月初九出生于北京,青少年时期中国战乱频仍,他随父母迁居过天津、江西九江、江西赣州、湖北汉口、重庆等地,1949年进入西南农学院学习,1953年毕业后,来到湖南偏僻的安江农校教书,1960年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实验,1970年,袁隆平提出用一种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的构想。同年,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岛南红农场找到了“野败”,这也让杂交水稻初见曙光。1974年,袁隆平育成了中国第一个强优势杂交组合“南优2号”。在安江农校试种,亩产超1000斤。随后,袁隆平就开始不断地改进杂交水稻品种,直至“超优1000”号的诞生。
对于往事,袁隆平很少提起,也很平静,但只有说到那件事时,袁隆平的脸色仍旧难掩怅然:1968年4月,袁隆平将自己进行培育、珍贵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插在安江农校中古盘7号田里,面积133平方米,但5月18日晚上,不知何人将中古盘7号田的不育材料秧苗全部拔除毁坏,袁隆平闻讯后心痛欲绝,事发后第4天才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根秧苗,继续坚持试验。“到现在还没有破案,不堪回首啊!”
记者手记
“言教不如身教”的老人
人到晚年,袁隆平的谈吐显得极为谦虚,与秘书和记者这些晚辈们交谈时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作为我国最年高德劭的老科学家,记者本来想请他向新一代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一点建议,但老人委婉地摆了摆手说:“我这个人政策水平不高,不好提什么建议。”
而提到如何教育儿子,教育自己的研究生,袁隆平只说了很简单的6个字——“言教不如身教”,很显然,快86岁的袁隆平正是用自己的行动,给了记者问题的答案——“书本上是长不出水稻的!”
头上顶着如此多荣誉的光环,几乎所有和他一样年龄的老人,都已经待在家中安享晚年了,但“亿万富翁”袁隆平却仍然不改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每天下到田里调研,仿佛只有事必躬亲,他才会对自己的调研结果安心。只有获得新的成果,他才会真正开心,以至于记者问他此生余愿时,他的愿望仍绕不开杂交水稻。
早在1974年,当“南优2号”杂交水稻平均亩产破千斤时,袁隆平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完全可以靠“南优2号”发家致富的他,却并没有停止自己的研究,而是向着更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攀登”。
我想,这位“言教不如身教”的老人,用他大半生的科研精神向世人诠释了两个道理,第一是“实践出真知”;第二是“人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对话袁隆平: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广州日报:你刚刚到广东新品种超级稻华南试验基地调研,结果怎样?
袁隆平:我这次去了惠州、珠海、江门三个地方。昨天我刚刚听到喜讯,梅州兴宁市的早稻,平均亩产达到了832.1公斤,这是破世界纪录的。
谈超级稻新品种
年产量目标是1500公斤/亩
广州日报:你种的超级稻新品种叫什么?它有哪些特点?
袁隆平:新的超级稻品种叫做“超优1000”。它有这几个优点:第一是产量高;第二是米质好;第三是穗大、结实率高。还有一个特点是株高,稻株有1.2米左右,农民形容它是“金刚不倒”、“铁杆水稻”,台风都吹不倒。
广州日报:“超优1000”的亩产预计能达到多少?
袁隆平:亩产一般是800公斤~900公斤,高产的可以过1000公斤。去年,我们在全国搞了35个百亩片区,最低的平均亩产有730公斤,最高1067公斤(单季稻)。
广东种双季稻,我们两季的目标是年产量1500公斤/亩,这样一公顷耕地就产22.5吨,如果达到目标,这是破双季稻年产量的世界纪录的,而我目前完全有信心达到目标:早稻已经是830公斤了,晚稻只要670公斤就可以了。
广州日报:如果不是超级稻,广东普通的水稻亩产是多少?
袁隆平:我们超级稻的平均亩产都是七八百公斤,但就在我们稻田旁边,常规水稻每亩只产七八百市斤,我们超过一倍了。
谈缺席两会
明年可能只参加一两次会议
广州日报:我们注意到你是全国政协常委,但你最近已经连续三次缺席会议了。
袁隆平:我每年冬天要到海南开展超级稻研究,3月上旬正好是海南南繁基地育种和攻关最紧张的时候,我要从事我的研究。
广州日报:那你明年是否会去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呢?
袁隆平:我是期待参与的,但两会的时间,总和我的研究有冲突,我明年可能只能去一次或两次会议,不能去多了。我主要要搞研究,研究我的杂交水稻。
谈实地调研
学农的一定要实践
广州日报:你已经86岁高龄了,为何还选择去实地调研呢?
袁隆平:我身体还很好咧(拍着胸脯)。虽然86岁了,但我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啊。我们学农的身体好,每天都能到田野里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都能晒太阳。
广州日报:你不要你的学生为你代劳吗?
袁隆平:我当然也需要他们,但我自己有空就要去,我们学农的,要事必躬亲才行啊。
广州日报:你现在还带研究生吗?
袁隆平:我一共带了二十多个,现在还有两个研究生。确切地说,这两个叫资深的博士生,还不是博士,他们两个,一个在我这儿待了10年,一个待了快12年了,还毕不了业。
广州日报:你对研究生的要求很高啊,具体有些什么?
袁隆平:第一个要求就是他们必须下田,不下田我不带。现在书本知识很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里面、电脑里面是长不出水稻的,我们学农的,一定要实践。
谈个人荣誉
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广州日报:你获得的荣誉如此之多,如此之高,你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些荣誉的?
袁隆平:我觉得光环太多了不好,还是低调一点好,不要有点成绩,就把尾巴翘得高高的。奖多了,对我来说是个鞭策和鼓励,让我要向更高的高度攀登,而不是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人不是带着光环就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还是低调一点好。
广州日报:媒体宣传上,人们称呼你是“稻圣”、“当代神农”,你怎么看这些称呼?
袁隆平:哈哈,哪有什么“稻圣”、“当代神农”,那都是过奖了。
广州日报:人们说你的杂交水稻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第五大发明,你怎么看?
袁隆平:我认为还算不上,杂交水稻应该说是我的一个创新。
谈晚年生活
每天下田锻炼身体打气排球
广州日报:我看你屋后还种着田,现在每天都去田里看一看吗?
袁隆平:肯定要去看,不看不舒服啊。每天只要有空,我都要去看看,看苗长得好不好啊?有没有什么病虫害啊?长得好我就很高兴,长得不好,我就想办法啊,琢磨为啥长得不好。
广州日报:看到你屋前还有一个排球场、门球场,你是经常锻炼身体吧?
袁隆平:对,我现在打的是气排球(一种由软塑料制成,适合老年人玩的轻质排球)。我的身体很好,一个靠的是田野工作,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第二个就是靠运动,我以前喜欢游泳,我高中时还拿过武汉市游泳比赛第一名呢。
谈未来愿景
90岁时产量超17吨/公顷
广州日报:你怎样保持这么好的状态?
袁隆平:首先我有事业心在这里,第二,是我比较乐观开朗一点,不要为小事发愁、斤斤计较;第三是我把名利看得淡一点,我的名利已经够了,再不要把它变成包袱。
反正我吃穿都够了,钱拿多了有什么用呢?很多人都嫌学农苦,学农累,于是我就搞了一个基金,用来鼓励农业科技方面的创新。这个基金名字叫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基金的钱不多,只有2000万元,比那些亿万富翁是差远了,每两年发一次,奖励5个人,每人发10万元,主要就是鼓励那些农业科研方面取得成绩的人。
广州日报:你还有什么愿望?
袁隆平:我这辈子都在搞超级稻,前年、去年我们实现了每公顷超级稻收成15吨,今年我们要求实现16吨,我剩余的愿望,就是在我90岁前,能够实现每公顷超级稻产量17吨。我的身体还可以,再干上4年应该没问题。
汉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