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清华在浙首次试行“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浙江学子,换个“新法儿”进清华
政策背景
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同时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根据2014年浙江省公布的《浙江高招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将在省内试行“三位一体”招生。即高校依据考生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由高校确定报考条件、综合素质测试内容和实施办法、综合成绩合成比例、录取规则等,在招生章程中公布。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综合成绩的50%。考生自主向相关高校报名,参加高校的综合素质测试,并按规定参加高考。高校组织专家组,根据考生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等材料,进行初次遴选;按照随机匹配、相互制约、全程录像、公平公正的要求,组织综合素质测试,进行再次遴选;按照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2016年,(,)、(,)首次在浙江省参与“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加之去年已开展探索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6年在浙江省试行“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高水平大学已达8所,招生人数逾1200人。
8月18日,清华大学新生开学典礼,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多名学子,从这一天开始,成为了一名“清华人”,来自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的卢斯赟也是其中的一员。但与其他很多同学不同的是,卢斯赟被录取进清华的方式,不是仅依靠高考那一张试卷,也不是因为自主选拔被给予的不菲加分,而是通过“三位一体”。
所谓“三位一体”,是高校依据考生统一高考、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和高中学考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考生。清华大学今年在浙江试行“三位一体”,是按照6:3:1的比例,即高考成绩占60%,高校综合测试占3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占10%,最终折算为考生的综合成绩。
那么,这项旨在弥补高考区分度不足、强化高校自主选材、力求真正帮助高校真正实现从“招分”到“招人”的选拔方式,究竟是如何具体操作,又是怎样一步步让卢斯赟实现了“清华梦”的呢?
步骤一:投放名额+报名初选
卢斯赟在高中阶段一直是品学兼优、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整个高中阶段,成绩一直稳居年级前5,学业水平考试10门科目成绩均是A等,高中期间多次参加数学、生物、物理、化学竞赛并获得省级奖项,其中生物竞赛曾获国家级三等奖。学理科的他文科素养同样优秀,曾在镇海区高中生政治小论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这类学生在过去几年,一直是清华大学“领军人才选拔”与北京大学“博雅计划”的招生适用人群,如果说,自主招生更多的是侧重于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即所谓的“偏才怪才”的话,那么,“领军人才选拔”与“博雅计划”更注重选拔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
卢斯赟正是如此,一直以来都着重了解并有意向报考这两个招生计划。但没想到,就在高考前两个月,他得到了清华大学要采用“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消息。当时的他,并不了解这种招录方式对于自己来说究竟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不过,当他了解到“三位一体”是将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学综合测试有机结合,力求更科学、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一贯表现以及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匹配度时,他还是对“三位一体”动了心。尤其是当得知“三位一体”招生鼓励考生提前明确专业意向时,更坚定了他的决心,“虽然‘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方式不如领军人才选拔一下子给予几十分的降分更直接,但我认为这种方式更有挑战性,更科学。毕竟,我不仅想进入清华,还希望能够进入自己心仪的专业,沿着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走下去。”
就这样,卢斯赟提交了“三位一体”报名表。清华“三位一体”的报名时间是5月25日至28日,在此期间,考生需要在网上报名、投递材料。五个专业,卢斯赟三天内修改了三次。“我报名修改了三次志愿,学校签字盖章的老师估计都认识我了,天天往那儿跑。”回想起报考“三位一体”的“纠结”过程,卢斯赟笑道,“还是想尽可能慎重一些、稳妥一些,最终选择了自己最心仪的经济与金融专业。”
对于卢斯赟来说,第一步的工作已经结束,但对于清华大学的老师来说,精心选材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材料提交后,清华大学将组织多位专家组进行初评,评价层面包括学生的高中学习发展特点及全过程表现,包括学业成绩、获奖情况、课外研究或学习、创意创新成果、文体特长、社会工作、志愿公益活动、个人陈述及推荐情况等多方面。
而卢斯赟更不知道的是,作为第一年参加“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清华大学来说,究竟在浙江省投放多少个“三位一体”的名额,如何确保改革招生方式后,清华在浙江的招生计划数不低于往年,让家长与考生放心,为改革提供一个平稳的空间,清华大学相关的负责老师们,着实费了不少的心思。“在向教育部汇报,经过审慎论证后,最终确定了在浙江采取‘三位一体’与高考统招相结合的方式,分别投放105个名额(理科类78人、医学类7人、文科类20人)和11个名额,确保今年在浙江的投放名额不仅不少于往年,还有所增加。”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震介绍,相比往年投放的统招计划数而言,105个招生计划也提前让考生和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
步骤二:教授共同把关面试
经学校专家组审核,初评通过的学生将有机会参加复试(即面试)。6月11日,浙江省300余名初审通过的学生在杭州市学军中学参加了复试。复试由清华大学的40位教授共同把关,分上、下午两场进行,采取“半结构化面试”,3-5名考官同时面试一名考生,每名考生12分钟。除了预先准备的考题之外,考官会根据考生的回答随机追问,以考查考生的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批判性思维、应变能力等。
面试并不简单。卢斯赟回忆,面试时自己对面坐了三位老师,三道面试题都侧重考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试题涉及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也有开放性试题,比如“如何定义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及人生”“你理想中的大学什么样”“你认为清华的办学有哪些不足,该如何改变”每名考生都可根据自身情况作答。医学类专业还增加了特色考察环节,要求考生以医学职业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考察考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并且在面试中着重考察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对医学的认知等。
综合素质测评分数(面试+初审)总共30分。高考成绩出来前,卢斯赟已经得知自己的面试成绩,不算特别高,但他并没有着急。“感觉主要还是看高考成绩,高考成绩越高,换算成的分数也就越高,其他两项影响就越小。”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高考统招录取中高考成绩占比是100%,‘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录取却降到了60%,而这正是其优势所在。以往单纯依靠高考成绩录取,考生的心理压力特别大,因为高考中的每一分都将直接影响录取结果,考生平时表现再好,只要高考没有发挥好,还是会留下遗憾。但‘三位一体’就会大大弥补这种遗憾,如果坚持下去,将很大程度上淡化高校录取分数线的概念,淡化分分必争、一考定终身的概念,引导考生将注意力放在平时,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徐宁汉说。
步骤三:按综合成绩折算后排序录取
清华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工作在本科一批前提前开展。
根据《清华大学2016年浙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简章》,6月20日前,清华会根据学生报考的专业及初审、复试成绩确定总人数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150%的入围名单。最终录取工作在6月25日之前完成,按学生的综合成绩,分专业类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前105名,其中理科类录取78名,医学类录取7名,文科类录取20名。“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其他高校的和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浙江省统一填报和录取。”也就是说,除了上海之外,其他省份志愿填报期间,浙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录取工作已经完成。
回忆整个参加“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过程,卢斯赟心态一直很平和。初审通过时,他没有激动,因为是根据整个高中综合表现,通过在意料之中;面试分数偏低时,他没有沮丧,因为重点还是高考成绩。只有在6月22日看到高考成绩后,稍有担心:今年浙江省高考成绩普遍低于往年,按照往年成绩衡量,自己的分数刚刚能进清华,专业则无法得到保障。担忧之下,卢斯赟立即去向清华招生组老师咨询情况,交流后卢斯赟长舒一口气,他的“三位一体”综合成绩名列第一,不仅能保证他进入心仪的学校,学习心仪的专业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设想一下,如果没参加‘三位一体’,自己高考时的压力会更大,发挥有可能会不好,也更无法保证进入心仪的专业了。”卢斯赟庆幸地吐了吐舌头。
正式录取、拿到录取通知书、到清华报到……接下来的一切都水到渠成。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卢斯赟手捧鲜花坐在受邀参加典礼的高中校长旁边十分兴奋。回想起去年8月,在清华参加了为期7天的暑期学校活动后,自己在寄往家中的明信片上写道:“这是一次追梦的终点,更是下一次追梦的起点。”如今,追求更大梦想的路才刚起步……
“整体来看,‘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顺应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在打破高考‘一考定终身’之余,保障了高校的选材自主权,同时结合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利于对考生进行过程性考察。今年,共有101位浙江考生通过‘三位一体’梦圆清华,以后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考生通过这一方式进入清华。未来,在高校综合测试环节,我们会进一步提升考察的科学性,弥补高考与学业水平测试注重考察知识点的不足,强化对能力和素养,即批判性思维、个人志向、价值取向、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察。在科学选材的同时,又力促教育公平,适当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给这些地区的考生机会。”刘震说,“今年试点效果很好,不排除未来清华在浙江全部采用‘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可能。”
短评
这两年,上海与浙江高考和录取的工作格外牵动人心,因为其试点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未来其他地区高考招生改革的方向、路径与节奏。“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就是各项改革举措中,突破性最大,旨在真正扭转“一考定终身”,让考生与中学将注意力放在整个高中阶段,以平常心待高考的尝试之举,突破之举。
经过近两年的试点,这项改革的实施范围已经由复旦、浙江大学等5所高校增加到8所高校,招生人数占高校在当地招生总人数的比例也在逐步提高。这让我们增添了许多信心,对于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有效落实,对于高校真正从“选分”到“选人”,选“合适的人”的跨越。
当然,如何在确保公平的基础上,弥补以往高考考生招生的不足,真正实现“综合评价、多元择优、因材施招”,未来的路依旧很长,不仅需要主管部门大胆给予改革的土壤,社会给予宽容的改革环境,更需要参与改革试点的多所高校精心设计、审慎推进。
——人民日报记者 赵婀娜
作者: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号“清小华”
编辑:戴全英
汉寿高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