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首日,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进行最后的复习。本报资料图片北京师范大学举行2016校园开放日,家长进入校园提前“探路”。学校供图2015年北京大学校园开放日,许多家长到校咨询。京华时报记者徐晓帆摄家长在校园开放日拍摄招生资料。京华时报记者徐晓帆摄
距离2016年高考只剩下半个多月的时间,考生们在做着最后的冲刺准备。目前各大高校也陆续发布高招政策和计划,招生大幕就此拉开。通过梳理各所高校的招生新政,记者发现,与去年相比,一些高校在招生计划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新增特色、优势专业,推出按大类招生,吸引更多优质生源。与此同时,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学校首次启动综合评价招生,顺应高考改革趋势。今年将继续实行大平行方式,相关专家建议,考生可参考去年的学校排名,应尽量服从调剂,否则会有退档的风险。
变化1
高校招生录取要求趋严
3月初教育部网站发布了《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与此同时,教育部正式下发“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记者梳理发现,与去年相比,今年招生规定在“不得报名”的人员增加了一类,即“或已被高等学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这就防止了某些在上一年已被高校录取,但因各种原因没有入学却保留入学资格学生报考。
在报名办法中,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户籍就业人员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今年明确要求,不得在“流入”和“流出”两地同时参加高考报名。对于既不符合流入地也不符合流出地报考条件的考生,由流入地协调流出地解决,原则上回流出地报考。对在中国居住的外国侨民来说,《外侨居留证》作为高考报名资格被删除。
对于特殊考生残疾人群体,往年只要求各级考试机构要为残疾人平等报名参加考试提供便利,没有具体规定。今年明确规定各级考试机构要按照《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要求,为残疾人平等报名参加考试提供合理便利,残疾人平等参加高考的权益得到进一步完善。
除了面向考生的严格规定,今年还对高校、各招办提出了进一步要求。比如高校不得超计划录取,省级招办对高校实施监督。考生填结束前各级招办不得将考生高考成绩提供给高等学校,有专家分析认为,这对防止高校掐尖恶性抢生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投档环节,也强化了市高招办对高校的约束力,高校须在市高招办规定时间内明确本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并完成计划调整,或将避免名校在投档后变相点招的情况。
对于考生、考试工作人员、社会其他人员在高招中的各种违规行为,今年规定得更明确,甚至新增了违反刑法修正案九等违法违规追究条款。
变化2
特色优势专业吸引优质生源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数据显示,今年本市的高考报名总数为61222人,其中报名参加全国统考的55680人,报名参加高职单考单招5542人。与去年的6.7万人报名相比,今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减少了6000多人,这已是高考报名人数第十年下降。虽然目前各校具体统招计划还未全部公布,但根据各高校招办负责人的介绍,今年大多数学校在京投放计划总体与去年持平,但也略有调整。
比如,北大、清华、北师大、人大、法大、民大等学校招生计划保持稳定,招生规模预计与去年持平。明确表示增加在京招生计划的有南开大学,因为随着津南新校区的投入使用,学校整体招生规模这两年略有增长。有的高校则表示要根据生源质量而定,如果生源质量好,将会适度增加计划。
不过,也有的高校表示在京招生计划预计将有所减少,比如南京大学,因为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重点高校特别是985、211工程以上的高校要承担国家的贫困计划,学校或将拿出大量计划投入中西部地区欠发达省市。
除此之外,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各校高招新政中,新增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出现较多。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虞立红介绍,为让学生有更广泛的选择,学校继去年新成立社会学院之后,今年新增社会学专业。人民大学今年提前批次小语种将新增西班牙语专业。首都师范大学将新增“文化遗产”专业,这是经教育部审批,目前全国唯一、特设专业。主要注重北京文化遗产特色,文理兼招。
虽然许多高校招生计划总量保持不变,但一些高校明确提出,北京是其最重要的生源地,将为北京考生不遗余力。北理工将增加优势、热门专业的招生计划数,比如车辆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类、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另外,增加数学、物理、化学三个专业精英班在北京的招生计划。明确表示继续保持优势和特色专业计划在京较高的投放比例的学校还有北京化工大学,京外高校有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
为了完善学校学科建设,高校也想出了各种办法。北京科技大学早在2011年就对专业建设科学调整,定期评估专业。该校招办主任尹兆华介绍,学校每年根据三个指标对每个专业综合做评价,一个是报考的时候,学生的调剂志愿率,第二是转专业的转出率,第三是学生的就业情况。如果不好,就要受到专业发展的警告,最差的则要停办,目前学校已经有一个专业停办了。
变化3
宽口径招生按大类培养
记者梳理各校高招政策发现,按大类招生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如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个别985院校采用的是纯粹的大类招生方式,这既是高校招生改革的重要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考生志愿填报减轻了负担和压力。
人大去年首次全面推行本科生“宽口径招生”改革,29个招生专业基本以学院为单位进行设置,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和理工学科。首次实行跨院联合招生,由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院、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推出“人文科学实验班”,由理学院物理学系、化学系、心理学系联合推出“理科实验班”。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按大类招生是未来淡化专业划分趋势的体现。考生报考按大类招生专业时,只用选择公布的招生大类名称,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学习再分流到具体专业。
北京交通大学在北京的招生工作中也将采用此种形式。除了法学和软件工程专业以外,其他普通类的专业均要按照大类进行招生。
考生录取到大类专业当中之后如何进行专业分流?这是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政策里一个极为核心的问题。北交大的做法是,考生在入校第二学期,依据考生志愿、上第一学期的课程学习成绩及高考成绩进行专业分流。初步定的是录取到本校,专业类内高考成绩前30%的北京学生,第一学期的学习成绩能够进入到前30%,没有单科挂科,满足这三个条件可以优先选专业。“大类分流和跨类转专业是并行的。学生既有跨类转专业的机会,同时也要进行大类的分流。”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东平说。
明确推进大专业类招生改革的学校还有北航,今年其专业设置主要以学院为单位,实行宽口径、大平台的专业设置与培养,也是最大程度满足考生的报考志愿。此外,中国农业大学今年专业上的最大变化就是,部分专业合并为大类招生。北京林业大学的经管学院将几个经济管理的专业进行整合,新增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和工商管理类两个大类招生专业。此外材料学院将包装工程专业也纳入到林业工程类招生,也就是说材料学院这个学院是整个学院大类招生的一个学院。
变化4
双培外培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
去年“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正式启动,其中,“双培计划”“外培计划”是我市首次实施的高校招生形式,由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共同培养优秀学生。对考生而言,“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是一大利好消息。双培意味着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能够有两所大学的学习经历,并且能享受到更好的学习资源。外培意味着学生将有两年的时间到境外知名高校进行学习。
今年,利好消息再次传出,一些市属高校的双培和外培计划都将进一步扩大。北工大去年是双培外培计划人数最多的高校,共计划招生300人,实际录取了297人。北京工业大学今年仍然是双培外培计划最多的211高校,双培计划共计233人,外培计划不仅不减,而且还会增加,共计56个外培计划。“双培计划考生被派往的央属院校将更集中在高水平和高精尖方向,主要会集中在北大、清华、北航、北理工等9所央属院校。外培院校新增了英国的卡迪夫大学和爱尔兰的考特大学,都是高水平的海外大学。”郭福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今年初步计划双培98个人,比去年增加9人。外培计划相应有所减少是32人。首都师范大学双培计划今年计划招生143人,而去年为154人,减少了11人,对接的央属高校有调整,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9所。外培计划招生30人左右,新增师范方向,对接的国外高校增加到4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招办何平透露,学校双培今年有较大变化,由去年的101人缩减到89人,而外培由去年的96人增加到105人。而北京建筑大学双培、外培计划都有变化,双培计划由去年的106人调整为今年的132人,外培计划由去年的16人调整为今年的24人。
但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双培外培有一个大的变化:同一高校不同区、科类、专业之间的双培和外培的计划是不互调的。提前批一所学校可以报6个专业,考生可以报双培或者是外培,也可以同时都报。但是要注意的是,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变化5
部分高校录取实行“综合评价”
今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在京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招生,即不再“一考定终身”,而是高考成绩和综合素质综合考察。
国科大在京提前批招生继续采用“综合评价”方式,考生面试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分别占30%、10%。学校招生办副主任冉盈志介绍,面试考察内容一般不会涉及有刚性答案的题目,现场主要考察考生的数理基础、逻辑推理、学习兴趣、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及综合素质。而且,综合评价选拔安排在提前批次,考生如未被录取,不影响一批次第一志愿及后续的正常录取。也就是说,考生如果没能通过综合评价进入国科大,同样可以通过统考的方式选择国科大。南方科技大学采用的则是“6+3+1”的综合评价模式,即高考成绩占60%、高中阶段的平时成绩占10%、复试成绩占30%。
今年,北京外国语大学首次启动综合评价招生,考生综合评价成绩中高考分数只占70%,另30%为北外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能力测试的形式为面试,包括外语口试(满分25分)和专业考查(满分25分)。北外招生办主任许晔介绍,今年主要是一些小语种专业在京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招生,这些专业只招收通过综合评价的考生,考生如果没有通过综合评价考试,可通过统考报考学校其他专业。
还有的院校采用“校园开放日”形式,没有笔试环节,而是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面考察考生科学创新、沟通协作等方面能力。比如上海科技大学录取考生时,按照高考成绩加上“校园开放日”综合面试成绩,形成总分,择优录取。对于有特殊学科天赋、创新潜质的“偏才”,学校招生委员会将在“校园开放日”综合面试成绩中给予充分考虑。根据招生规则,这些考生填报时,要在提前批次第一志愿填报上科大,否则加分成绩无效。当然,考生也可以通过高考“裸考”报考上科大。
专家支招 专业选择:听从自己喜好不盲从
高考志愿辅导专家、高校教学管理与招生咨询宣传负责人薛静认为,现在许多家长理解和认知专业上很“迷茫”,不知道专业学什么将来做什么,孩子的发展是什么。对此她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可以上网查一下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会比较系统地能够看到所有专业大致的分类。“熟悉一下它基本对应的方向,这样你在选的时候就会把握专业取向,有个大致的概念,心里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
北京大学北京招生组组长许崇任则举例说,现在凡是综合性的大学,大概录取分数最高的都是经管类的,在国外称为商科。这个和社会风气有关系,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也有关系。“但它并不能完全说明,这个专业就一定是我们目前所有学生最喜欢或
者最擅长,或者是国家最应该发展的一个学科。”
对此,他的建议是,考生根据自己对专业真实的喜好,根据国家的需求和这个学科的发展来理性地选择专业,不要盲从。现在许多学校都会提供一次转专业的机会,甚至可以跨学科。因此学生可以入校以后通过对专业的不断加深了解,再继续选择一个学习专业。
志愿填报:大平行下尽量服从调剂
资深教育观察家、高考志愿填报专家晨雾认为,在大平行志愿的情况下,不到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就一所学校考生都是要服从调剂,不能不服从调剂。绝对把握指的就是这个学校的任何专业你都有把握能被录取,如果达不到,填不服从调剂就有退档的风险。
晨雾说,平行志愿之后有一个口诀,就是前面的冲一冲,中间的稳一稳,最后的保一保。但他一直认为,高校录取学生有三把尺子,一把尺子是学校的最低线,衡量你能不能迈进这个学校的门槛的尺子,第二把尺子是这个学校的平均分,也就是达到了这个尺子,只要服从调剂,一般来说能被这个学校录取。还有一把尺子是这个学校的最高分,这个尺子能够随心所欲选专业。
“现在平行志愿,如果遵循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这个原则,6个学校不管怎么报,都很可能正好在门槛上投进一个学校,但很可能被不喜欢的专业录取,这样的话考生就不能学校和专业都满足。所以考生如果想要两者都满足的话最好能放弃冲一冲。”晨雾解释说。
京华时报记者任珊
汉寿高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