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光明微教育”可以订阅哦!
在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中,发表在2012年8月3日“光明文化周末文荟”专题版上的散文《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成为阅读理解题的和作文题的文本材料,分值分别为24分和50分。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是著名作家陈忠实应光明日报文荟副刊之约撰写的散文。文章讲述了他初识老腔受到震撼,之后把这关中珍宝介绍到北京人艺,目睹它登上北京中山音乐堂,甚至走向国际舞台的故事。文章极具感染力,刊出后反响强烈,引发了人们对老腔这一民间艺术的关注。原文近6000字,今年的北京语文高考试卷截取了其中2000余字作为阅读题材料。 在随后“二选一”的作文题中,该文再次成为命题内容,要求考生“以老腔何以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两部分考题的分值合计74分。
2012年,“光明文化周末文荟”原统筹韩小蕙在观看电影《白鹿原》中老腔的一段戏后很受震撼,随即向陈忠实约稿,请他为光明日报文荟副刊撰写一篇“老腔”,即后来的《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今年4月,陈忠实病故,韩小蕙在大观版上发表了散文《陈忠实为我们改稿》,回忆了《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的约稿和编辑过程,不仅引发了人们对陈忠实的怀念,也让陈忠实的这篇散文佳作再次进入人们视野。
文学评论家李炳银说:“选择这篇文章作为高考试题,体现了命题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畏,尤其在当下讲时尚、追潮流的社会环境中,特别需要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原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沈献章认为,从现代文阅读文本引出作文题是个很好的命题方式,将语文中的两大重要内容——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此次《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一文涉及的分值达到74分,可谓占据了语文总分的“半壁江山”。他说:“语文高考试卷的选文均为优中选优,须文质兼美,内容新鲜、有特点,且便于出题,《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即为一个很好的范例。” 沈献章对选入2014年语文高考试题的散文《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刊于2013年12月20日“光明文化周末文荟”专题版)记忆犹新,认为光明日报的文章文气很足,品质较高。
据了解,在光明日报,尤其是文荟副刊中所刊发的文章多次入选全国各地的高考和中考试题。
常读光明日报的读者,对2016年北京高考作文恐怕不会陌生。今年入选北京高考大作文题目之一的“老腔”,选自已故著名作家陈忠实的散文《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而这篇文章正是出自2012年8月3日《光明日报》文荟版。
本报领衔编辑、也是《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的编辑韩小蕙今天在自己的朋友圈晒出了她“老腔”的缘分。“北京的考题用了《光明日报文荟》编发的陈忠实文章,写陕西老腔的,陈原题《我看老腔》,发表时我们改为《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今年4月底,作家陈忠实逝世,作为当年的主编,韩小蕙随后撰文《陈忠实为我们改稿》,回忆了4年前约稿陈忠实的温暖细节,“那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显示出大作家陈忠实对文字的尊崇与珍重:’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
韩小蕙在文中写到:“此版乃是我32年编辑生涯中,所做出的最有光彩、最堪骄傲、最刻骨铭心的几个版面之一,文学编辑当到这份儿上,值了!”
历年取材于光明日报的高考语文试题
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取材于2012年8月3日《光明日报》文荟版,陈忠实《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2014年北京高考阅读题,取材于1988年3月13日《光明日报》东风副刊,叶廷芳《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
2013年辽宁省高考语文阅读题,取材于2012年2月15日《光明日报》人物版,田雅婷《吴良镛:筑梦人生》。
2013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甲卷阅读题,取材于2013年4月11日《光明日报》人物版,刘重来《一个不能忘记的人——纪念卢作孚诞辰120周年》。
1985年高考作文题:
《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
澄溪中学附近有一家前进化工厂,工厂天天向外排放有毒的气体和废水,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受到损官,工作学习受到影响。几年来,学校多次向工厂提出愈见,要求妥善解决污染问题。但厂方以生产任务繁重、技术力量薄弱和经费开支太大等为理由,一再拖延,至今未能解决。
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诉理由、呼吁尽快解决(化工厂排放废水、有害气体、污染)文题《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陈鹏、晋浩天、刘博超整理)
汉寿复习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