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要关注核心素养和语用能力
来源:汉寿教育信息网 时间:2016-05-27 08:44:14

高考语文命题年年有变,然万变不离其宗,即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用能力。十多年来,高考改革方向越来越趋向“素能型命题”。高考试卷年年呈现的“稳中求变”,其本质正是基于这个核心方向。因而,高考语文备考,提升核心素养和语用能力才是根本要务。

透视考点,补齐短板

1

高考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三学生复习迎考的重要“航标”。通过它,同学们不仅要看到考点的内容和能力要求,更要领悟这些考点与要求背后的考查方向,即涉及哪些方面的语文素养和语用能力。只有补齐这些素养和能力的短板,高考备考才会更具方向性、针对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例如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无论是词语辨析、病句分析、谦敬表达、衔接连贯题,还是诗境辨析、图 表理解题,表面上看都是选择题,纵然有语境感悟法、选项排除法等,但仍难确保快捷而准确地确定选项。其实,前几种题型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语用能力和语感积累;后两种题型则侧重考查同学们的阅读理解与联想思维。尽管这些素养能力并非一朝养成,但考前一个月有针对性地加强关注和积累,再辅以适当的类题训练,还是能有显著提升的。

而古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也不是仅靠把握题型模式就能够“冲关”的。因为题型虽是相对固定的,但文本却是千姿百态的。同样的题型,对于不同的文本,其答题思维系统也不尽相同。譬如表达技巧题,不同的诗词,自然运用不同的技法,实际作用也是不同的。即便是小说与散文,表达技法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因而,还是要坚持积累好各类文本的语感体系、解读策略与思维素养。

至于作文,更是高考对学生阅读积累、思维水平与书写表达的全面考查。考前一个月,同学们要每天坚持做好素材感悟与书写表达的积累,才能在考场作文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语用能力和语文素养。

联系生活,突破考点

2

高考前,同学们要全面回归课本基础,全面强化薄弱考点。语文课本包括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是一个完整的语知、语能、语用和语文素养综合系统。高考试卷所考查的素养与能力,譬如语言文字运用的知识与能力,古诗文阅读的理解与翻译,现代文阅读的句段赏析与文意探究,考场写作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无一不是源自课本的学习积累与训练提升。只有回归课本基础,才能建构语文知能体系与素养系统。

回归课本基础,要具有考点积累意识。例如对一些经典篇章的反复诵读,无论是文言文、古诗词,还是现代散文、小说,甚至课文后的“积累与应用”、专题后的“写作指导”与“写作实践”,都是高考应试必须具备的基础积累,一则积累语文基础知识,二则积累语文常规语感,三则积累语文应试能力。只有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重点强化薄弱的考点与题型,才能举一反三,应对高考

特别值得提醒的是,临考前,不少同学把备考功夫用在总结题型模式与解题套路上。这些模式套路虽经强化训练也可奏一时之效,然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因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素养与能力皆源自生活,语文的命题与考查皆关乎生活情理。

因而,同学们面对语文高考,还要紧密联系生活,对接生活情理。比如语句连贯题的句意衔接,离不开生活中语意逻辑的情理;成语辨析选择题,离不开生活中语境表达的内在情理;古代诗文的情感态度归纳,离不开生活中价值观表达的情理;现代文的标题意蕴探究,离不开作者写作意图呈现的生活情理等等。联系遵循生活情理,才是解决语文试题的根本策略。

调整心态,查漏补缺

3

高考前,正是高三学子心理最不稳定的时期。有的同学会产生临考焦虑心理,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有的同学会出现应试“高原”反应,头脑空白,不知所措;有的同学会感觉压力“山大”,以致心灰意冷、自弃前程;还有的同学会过于放松,甚至心理麻痹,从而“大意失荆州”。

怎样看待这些“考前综合征”呢?首先,要正确认识,理性面对。高考前夕出现心理波动是正常现象,大可不必为此忧心自扰。不仅如此,考前保持适度的紧张感,更有利于成绩的发挥。其次,要稳定心态,科学调适。既不能过分看重成绩,甚至由此产生不切实际的考前假想,又要客观分析应考现状,科学面对成绩得失,准确判断知能缺漏,进而自觉修正、改进、提升。

尤其是作文,往往成为不少同学的考前 “最心结”。然而,越是有心理负担,反而越不利于备考积累。必须稳定心态,仔细对照考试说明中“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每一条要求,全面梳理自己作文中的优势与劣势,确保首先拿到“基础等级”的分值,然后再优化彰显自己的“亮点特长”,比如材料新鲜、句式灵活、善用修辞等。对于暂时存在的明显问题,也是稍加训练可以改善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也是一场“心战”,而心理素质亦可视为语文素养之一,因此,只有理性调节考前心理,才能以坦然的心境、积极的心态,全力迎接高考的挑战。

精心准备,科学应试

4

临近高考的日子,同学们最紧要的事情,除了瞄准考纲、梳理考点、夯实基础、查漏补缺、调整心态,还要联系生活情理、优化解题方法、构建思维系统、彰显核心素养,此外还需做好考前生活适应和考试用具准备,才能确保在考场上理性应试,正常甚至超常发挥水平。

考前两三天,同学们不宜做太多新题,因为高考考查的语文素养和语用能力并非靠做新题临时获得。高考前有两件事很重要,一是保证好饮食和睡眠,二是准备好考试用具。为了缓解考前心理压力,同时也为了准备作文素材,这两天不妨翻阅一下最近的时事报刊,或是看一看电视新闻节目。

前往考场前,不妨随意翻一翻语文课本、作文素材或者模考卷,保持临考的准备状态,但不要追求系统性和正规化,更不要给自己施加新的计划和任务,要确保以轻松的心态和自信的状态进入考场。拿到试卷后,要先浏览一下题型和题量,保持良好的应试心态和做题心境。

遇到有困惑的题目,要静下心来慢慢回忆平时所学所练,联想老师曾经讲过的类似题型,如果遇到从未见过的新题型,也不要紧张,关键在于仔细审题,系统思考,准确理解,规范答题。做完一部分题目后,可“瞻前顾后”,适当调整解题节奏。如果有多余时间,务必逐题细心检查,确保不出现技术性、操作性失分。

总之,高考语文不仅是语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考查,也是心理素质与生活品质的检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同学们只要稳定迎考心态,遵循生活情理,优化解题方法,就一定能发挥应有实力,取得语文高考的好成绩。

汉寿复习备考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