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伟人,三大理论,三次巨变
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所写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第一次明确解释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简称三民主义。
2、内容: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所主张的社会革命。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
⑴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进步性:
⑵反映资产阶级和中国人民愿望
⑶推动辛亥革命发展
3、评价
⑴没有明确反帝主张;
局限性:
⑵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4、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作用: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它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
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⑴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
⑵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⑶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⑷正确处理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
3、毛泽东思想的影响:
⑴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⑵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⑷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
三、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
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2、邓小平理论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
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3、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中共十五大。
4、历史意义:
⑴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
⑵指导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四、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历史意义:
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⑵它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⑷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