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9日上午,由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举办的“马可波罗与10-14世纪的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大雅堂举行。来自德国、意大利、瑞士、英国、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等8个国家的3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p>
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任助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荣新江教授主持开幕式,研修基地主任袁行霈教授、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先后致辞。
袁行霈在开幕词中回顾了中国对马可波罗及丝绸之路的了解和研究,指出马可波罗的事迹和丝绸之路的概念在19世纪传入中国。在当时,这些新的知识资源和认识角度,拓宽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如今当年的新知虽然似乎变成了旧学,但实际上,“旧学”因不断注入新的研究资料和新的问题意识、辅之以新的研究手段,而又历久弥新。袁行霈向国内外学者介绍了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的重点科研项目“马可波罗研究计划”。2010年,该项目正式启动。自2011年9月以来,在荣新江教授、党宝海副教授主持下,《马可波罗行记》研究班每周集体研读,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迄今共举行了116次会读,完成了近百节的翻译和注释工作。研究班多次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出版了会议论文集。该研究计划启动之初,就具有很强的国际性。迄今已有十余位外国知名专家参与马可波罗研究班的集体研究。袁行霈强调,北大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召开这次会议,也是为了促进中外学术界更为深入的合作。欢迎各国学者经常到研修基地,以基地为平台,开展共同研究。
李岩松肯定了本次会议的主题。他说,马可波罗是名闻遐迩的伟大旅行家,他的《马可波罗行记》堪称13世纪之前关于东方世界的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马可波罗的旅行路线大多和丝绸之路重叠,两者有难以分割的紧密联系。在当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国际发展蓝图的倡议下,研究马可波罗和丝绸之路,正逢其时。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对上述课题展开研究,并召开这次国际学术会议,反映了会议主办者的见识和魄力。马可波罗和丝绸之路的研究具有极强的国际性。北京大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发展与国外高层次学者的学术合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的工作。李岩松祝贺本次会议的召开,并祝愿会议为推动马可波罗研究、丝绸之路研究和中外关系史研究作出新的贡献。
大会共收到论文和摘要31篇。在马可波罗研究方面,涉及诸多专题,如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如何通过元代外国人名的译写特点在汉文中寻找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记》的文本系统,《马可波罗行记》对欧洲地理学的影响,马可波罗著作中的元代政区、军事、纪年、建筑、宗教礼俗,等等。在丝绸之路研究方面,会议分为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两大主题,分别讨论丝绸之路的概念问题、路线问题、移民问题,以及丝绸之路上商品的种类、运输的途径,等等。此外,本次会议还有多篇论文研究10-14世纪的中外关系,涉及中国的外销商品、中国对域外国家的认识、古代波斯对远东的了解、外来占卜术的传入、中国绘画技巧与题材的传出,等等。会议论文视野广阔,见解深刻,深化了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和中外关系史相关领域的研究。
在19日、20日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学者各抒己见,每场报告后都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推进了中外专业研究者的学术交流。这次会议的另一个亮点,是北京大学“马可波罗研究计划”培养的一些年轻学者崭露头角,他们的报告有深度,有想法,得到德国图宾根大学教授傅汉思(Hans Ulrich Vogel)、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艾骛德(Christopher p. Atwood)等资深学者的赞赏。
荣新江在闭幕词中总结了会议的诸多成果,也对今后马可波罗研究、丝绸之路研究的远景作了展望。
编辑:拉丁
汉寿大学